0%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前言: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大名,本科的时候也曾读过,当时读的是电子版,于我来说,电子版的书籍是属于娱乐消遣类的,对于这本很“枯燥”的书来说,很显然不适合读电子版的,于是乎就没有读完;14年双十一的时候偶遇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就买下了,其实看纸质版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枯燥,因为这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书,所幸这次坚持了下来,看完之后还是有颇多收获的。(刚刚开始学习写读书笔记,更多的是摘抄一些内容。)

0. 全书总结

全书的精华部分应该在于作者对分析阅读的总结或者说作者提出的分析阅读的十一条规则,罗列如下: 作者对分析阅读的总结: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 使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评论。(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 评论观点的特别标准

  •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 证明作者的不合逻辑;
  •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分析阅读的十一条规则(和上面应该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也罗列一下吧):

  • 分析阅读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 分析阅读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 分析阅读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 分析阅读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 分析阅读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 分析阅读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 分析阅读第七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 分析阅读第八个规则: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分析阅读的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 分析阅读的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 分析阅读的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想起了李敖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不但可以骂你是王八蛋,还能证明为什么你是王八蛋。)

1. 写本书的目的

  •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针对当时形成的全国性速度狂热,作者认为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其实这本是常识性的东西,但是自己在真正的阅读过程中很少去注意阅读速度,总是读得太快,以致于一无所获。)
  • 指导阅读的层次任然逗留在基本水平。作者引用了一篇文章《学校教育的失败》,大意是说在五六年级之前,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但之后就不曾有这方面的教导了,以致于很多学生进入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因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或是很难掌握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因此变得学习很差,但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改进的。
  • 其他一些原因:对于学习“如何阅读”这个问题的新观点,对于复杂的阅读艺术更深的理解与更完整的分析理念等等。

2. 本书大纲

本书主要介绍了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其中着重介绍了分析阅读。与此同时又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诸如阅读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书等。

3. 章节总结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3.1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作者开篇即点明写作本书的目的:为阅读的人或者想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具体的说就是为那些把增进理解能力作为读书的主要目的的人而写。现代的媒体无法增进理解甚至会阻碍理解,原因在于现代媒体过于高效,以至于读者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现得宜。同时,阅读需要主动,(主动,岂止阅读。)就像在棒球比赛中,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 作者接着区分了阅读的两种目标:

  • 为获得资讯而读,你记得住什么事情;
  • 为求得理解而读,你解释得了什么事情;

书中提到,阅读就是学习,同时区分了如下两种学习方式:

  • 指导型的学习,也可以称作“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类似于医生与病人、农夫与植物,学生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
  • 自我发现型的学习;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我们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know)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的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情,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你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刚好让你明白其实你并不了解这本书。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所谓的阅读的艺术)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情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如果你运用的只有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称这种人是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的人一种特别称呼,这也可运用在任何年纪、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身上。他们就叫“半瓶醋”。(自己有点书呆子的倾向。。。)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3.2 阅读的层次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

  •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通常在小学时完成。该层次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也可称作略读或预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交给你的一切。该层次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或“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全盘、完整、优质的阅读,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
  •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阅读者需要阅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没有提过的主题分析。

一位读者要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遣,获得资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至于阅读的效果则取决于他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弗兰西斯·培根:“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3.3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作者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会产生阅读狂热的三个历史性的趋势:

  1. 美国在继续推行全民教育;
  2. 阅读教育的本书起了变化(ABC教学法,发音法(phonic method),视觉法(sight method));
  3. 美国有批评学校的传统,在对学校所有的批评中,阅读教育受到最严厉的批评。

接着作者介绍了四种学习阅读的阶段(注:这些阶段,都是基础阅读):

  1. 阅读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
  2. 认字阶段,阅读一些简单的读物,至少在美国,阅读的开始是一些看图识字;
  3. 快速建立字汇,从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学会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
  4. 精炼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消化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做比较。;

大学的文凭应该代表着一般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不但能够阅读任何一种普通的资料,还能针对任何一种主题做个人的研究(这就是在所有阅读中,主题阅读能让你做到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比一个人人识字的国家更进一步。我们的国人应该变成一个个真正“有能力”的阅读者,能够真正认知“有能力”这个字眼中的含义。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就无法应对未来世界的需求。

3.4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一体两面,对初学者来说,最好分开进行。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具体建议如下:

  •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目标是了解本书的主题,并归类;
  •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 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 根据对目录的概略了解,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 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面对难懂的书,第一次读的时候一定要一次性读完,只注意能够理解的部分,而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我们大多数人说受的教育教导我们要注意那些读不懂的地方,但是如果时候不到,这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作者举了阅读莎士比亚戏剧和《国富论》的例子来做说明。 阅读不同的书籍和同一本书籍的不同部分的时候应该用不同的速度;年轻或未经训练的阅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发生“逗留”和“倒退”的现象,这些习惯不但浪费,而且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因为大脑的处理效率远高于眼睛。作者提供了一种矫正的方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目前觉得,其实速读没有多大必要,因为认为这种快餐式的消费对个人的提升非常有限,而且即使是那些认为可以速读的书,你如果用心去读,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当然对于那些垃圾书就算了,宁愿不去读。可能自己的思想还是有点狭隘,或许有一天也会接受速读,不过始终认为对于阅读来说,速度真心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要用心去读,去体会。),接着,作者谈及阅读的速度与理解力的关系,速读会让你专注,但专注并不一定等于理解力,并以《独立宣言》为例进行说明。

检视阅读一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让一切状况清楚。 我们每一个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一本难读的书抱着高度的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却只是在徒劳无益地挣扎而已。很自然的,我们会下个结论:一开始想读这本书就是个错误。但这并不是错误,而只是打从开始就对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期望过高。只要找对方向,不论是多难读的书,只要原来就是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原因可能在于我们阅历还不够,也就是说还没到读这本书的时候。) 什么叫对的方向?答案是一个很重要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但却经常被忽略。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度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超快的速读法是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那只是表现你在阅读一种根本不值得阅读的读物。更好的秘方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不论怎么说,阅读的速度,不论快与慢,只不过是阅读问题一个微小的部分而已。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活动。要想读得好,一个主动、自我要求的读者,就得采取一些行动。

3.5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主动阅读的核心在于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作者提出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情。并提出了几种做笔记的方法:

  •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是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句号;
  •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申明或段落即可;
  •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处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相同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
  •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记下问题或答案,或者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者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

还有三类记笔记的方法:

  1. 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笔记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如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三个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神马?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2.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概念指的是作者的观点,读得越深越广时,便也会出现你自己的观点;
  3.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making):在读好几本相同主题书籍的时候,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共同参与的;

阅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需要依照规则来运作并养成一种习惯。阅读就像滑雪一样,一开始先需要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然后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完整的习惯。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或忘的原则。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后者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得不到答案。 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你挂念着想读的好书太多了。(如果不是挂念着,也算不上是你觉得的好书。)而除非你能真正起身接触到它们,把自己提升到同样的层次,否则你所挂念的这些好书只会使你厌倦而已。并不是起身的本身让你疲倦,而是因为你欠缺有效运用自我提升的技巧,并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要保持主动的阅读,你不只是要有意愿这么做而已,还要有技巧——能战胜最初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部分,进而自我提升的艺术。(说的很在理,自己之前一直很排斥这种技巧性的东西,认为就应该有愚公的精神,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是愚,受这种所谓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影响太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呵呵!现在觉得愚公为何不去开发新工具,而一味的依赖人力。这也是自己思维上的一个缺陷,该勤奋的时候不勤奋,该懒的时候不够懒。听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看来也不无道理。现实中很多看起来很勤奋的人其实很难做成事情甚至会坏事,他们一味的以为只要时间够了,就能够做成。这种人毋宁说是可怜,不如说是可恨。自己就很可恨。。。) 俗话说:“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经常这样,遇到的时候会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搪塞,呵呵。。。)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知道一项艺术的规则,跟养成习惯是不同的。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再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情,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情的习惯了。当然,对于规则是否了解得够清楚,是能不能拥有技巧的关键。如果你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根本不可能按照规则来行事了。而你不能按照规则来做,就不可能养成一种艺术,或任何技能的习惯。艺术跟其他有规则可循的事情一样,是可以学习、运作的。就跟养成其他事情的习惯一样,只要按照规则练习,就可以培养出习惯出来。(精辟!) 顺便一提,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做一个艺术家是要按照规则不断练习的。(知道是知道,但只是做不到而已)人们会指着一个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画作或雕塑说:“他不按规矩来,他的作品原创性非常高,这是前人从没有做过的东西,根本没有规矩可循。”其实这些人是没有看出这个艺术家所遵循的规则而已。(高见!) 换句话说,你一定要学会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而每一个单一的步骤都还要确实表现得很好。但是,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有道理!)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3.6 一本书的分类

在阅读之前知道书籍的分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不同类别的书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所提供的知识与启发方式都不同,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哪一类的书带给我们指导,还要知道用什么方法指导。同时,从一本书的书名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作者以《物种起源》和《罗马帝国衰亡史》为例做了说明。除了阅读书名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分类的标准,并知道每一个种类的书在谈些什么。作者接着论述了实用性的作品和理论性的作品之间的区别,并分析了实用性和理论性作品包含的种类。所有说明某种艺术的学习技巧,任何一个领域的使用手册,或便于分类为“教导性”的深奥论述,如经济、伦理或政治问题的书,任何一种演说都是实用性的书;理论性的作品包括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分析阅读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论说性的书:如果书中的主要内容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那这种传达知识的书,就是一本论说性的书。 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3.7 透视一本书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作者接着介绍了分析阅读的另两个规则。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相对独立,却又很有秩序的排列起来。 针对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即叙述整本书的大意,作者依次例举了亚里士多德对《奥德赛》的摘要、希罗多德《历史》的摘要、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摘要、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摘要、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摘要以及洛克《论人类悟性》的摘要来说明如何对不同类型的书做摘要。作者提供的摘要并非唯一,一本书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但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针对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为一本书拟大纲。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套用的公式。(但不必如此详细,而且只有少数相关的几本书值得这样去做。)并以美国联邦宪法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为例做说明。并论述了找出一本书真正的架构的重要性,并举例。 分析阅读的第四个规则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即发现作者的意图。并给出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性问题和实用的问题。

任何一本值得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整体性与组织架构。否则这本书就会显得乱七八糟,根本没法阅读。而烂书就是如此。 分析阅读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分析阅读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分析阅读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的了解才行。只有一个办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能够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本书在说的是什么。(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整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自己之前一直拿这个理由骗自己的。。。)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秩序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如果作者提供帮助(说明整体内容的设计),不要因为太骄傲而拒绝。……永远要记得,最后找出一个架构是读者的责任,就跟当初作者有责任设定一个架构一样。 根据第三个规则,可以有一套运用的公式。这个公式可以是通用的。根据第二个规则,我们可以说出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这般。昨晚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可以依照第三个规则,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情;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外的事情。(2)第一个主要的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找出真正的架构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说,就是除非你遵循规则三——要求你说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否则就没法有效地运用规则二——要求你做全书的重点摘要。你可能有办法粗略地瞄一本书,就用一两个句子说出全书的摘要,而且还挺得体。但是你却无法真的知道到底得体在哪里。另一个比你仔细读过这本书的人,就可能知道得体在哪里,因而对你的说法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对你来说,那只能算是你猜对了,运气很好罢了。因此说,要完成第二个规则,第三个规则是绝对必要的。 理论性问题: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实用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取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3.8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前一章所谈四个规则属于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从本章开始将要结束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分析阅读的第五个规则是你必须抓住书中重要的单字,搞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个单字的。 怎样找到那些重要的字或关键字?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找那些让你头痛的字,不过也并不绝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积极的方式能找出这些关键字,第一个,作者开诚布公地强调某些特定的字;如果作者没有自己指出来,读者就要凭借以往对这个主题的知识来寻找;第二个,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某个用语就是重要的字。 找到重要的关键字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找出关键字的词义。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达成共识是作者与读者要一起努力的事。因为这是阅读与写作的艺术要追求的终极成就,所以我们可以将达成共识看作是一种使用文字的技巧,以达到沟通知识的目的。 分析阅读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让你头痛的字,这些字很可能对于作者来说也很重要。不过,有时也并非如此。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没有主动的阅读。没有主动的阅读或是毫无要求的阅读,最大的问题就在读者对字句毫不用心,结果自然无法跟作者达成共识了。 我们并不是要假装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是坚持着并不是做不到的事。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借着读书来增进理解力。事实上,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新的洞察力或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即懂的字句。如果你不能自己努力去了解这些字,那就不可能学会我们所谈的这种阅读方法。你也不可能作到自己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从不太了解进展到逐渐了解的境界。(自己之前很少注意这一方面,一方面没有这种意识,另一方面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以后得注意了。)

3.9 判断作者的主旨

书的世界与生意的世界一样,不但要懂得达成共识,还要懂得提案。 句子与主旨的关系是它们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单一的句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主旨,同一个主旨也可以由不同的句子来说明。接着作者提出了分析阅读的第六个和第七个规则,分别是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和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同时需要注意,规则五六七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 在论及如何找出关键句时,作者认为对读者来说,那些需要花一点努力来理解的句子就是重要的句子。有些作者会帮助读者找出关键句,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除此之外,另一个找出关键句的线索是找出组成关键句的文字来。 在找出关键句之后,需要找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主旨,作者认为除非读者懂一点文法,否则没办法做好这件事。接着作者辨析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句子所阐述的主旨”之间的不同之处,其一在于后者所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其二在于复杂的句子通常要说明不止一个主旨;对于如何测验读者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自己的话来说”,即读者应该能够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第二种方法是能否根据主旨,举出自己所经历过的经验。最后作者论及了“口语主义”的弊端,玩弄字句,而无法超越文字本身。 对于分析阅读的第七个规则,还可以有另一个公式: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为了让读者进一步应用这个规则,作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 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要找出结论和理由;
  2. 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的概念。
  3. 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明的自明之理。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分析阅读的第八条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分析阅读的第四条规则是要找出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阅读的过程与商业上的过程正好相反。商人通常是在提出提案是什么后,才会达成共识。但是读者却要先与作者达成共识,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他所声明的是什么样的判断。 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这两个过程,掌握大纲与诠释意图,在主旨与论述的层次中互相交集了。你将一本书的各个部分细分出来,就可以找出主旨与论述。然后你再仔细分析一个论述由哪些主旨,甚至词义构成。等这两个步骤你都完成时,就可以说是真的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了。 除非你能越过语言的现象,看出其中的意义,否则你就无法处理有关词义、主旨与论述——思想的要素——的问题。只要文字、句子与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们就是沟通的障碍,而不是媒介。你阅读了一些字,却没有获得知识。 分析阅读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分析阅读第七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分析阅读第八个规则: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一个读者的观点来看,对你重要的句子就是一些需要花一点努力来诠释的句子,因为你第一眼看到这些句子时并不能理解。……,这些句子对作者来说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很可能就是,因为当你碰到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时,应该会特别吃力。用不着说,你在阅读这些部分时应该特别仔细才好。 作者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理由。 但是,对一些把任何内容都同等重视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作者将重要的句子特别凸显出来,如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还是一团迷雾。他们在阅读时不管快或慢,都以同样的速度阅读全书。而这通常也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不太重要。(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弊端,需改!)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时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自己有时候知道自己被困惑,却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困惑,惜哉!) 许多人认为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因为他们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但是他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暂停,慢慢阅读。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惑的句子而暂停。……但是当你想要在阅读中获得理解时,你要追寻的就不是那种新奇的感觉了。(或许为了获得理解,真的得舍弃这种猎奇或是读着舒服的感觉了。)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如果要求你针对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会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句话。理想上,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话说出相同的意思。当然,这个理想的精确度又可以分成许多程度。但是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说传递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或知识”。你知道的只是他的用字,而不是他的思想。他想要跟你沟通的是知识,而你获得的只是一些文字而已。(很精辟的论述,自己还很难做到,需努力) “口语主义”的弊端,可以说是一种使用文字,没有体会其中的思想传达,或没有注意到其中意指的经验的坏习惯。那只是在玩弄文字。就如同我们提出来的两个测验方法所指出的,不肯用分析阅读的人,最容易犯玩弄文字的毛病。这些读者从来就没法超越文字本身。他们只是记忆与背诵所读的东西而已。……。没有受过文法和逻辑艺术训练的人,他们在阅读上的失败——以及处处可见的“口语主义”——可以证明如果缺乏这种训练,会如何成为文字的奴隶,而不是主人。(阅读还真不是个省心的事情,自己在逻辑思维上有欠缺,以后找时间学习一下。)

3.10 判断作者的主旨

阅读一本书,就像一场对话。读者需要遵守思维的礼节来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意见,否则谈话会变成争吵,而不是有益的沟通。 一般人认为,水准普通的读者是不够格评论一本好书的。但是作者认为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会根据作者所讨论的问题,最终整理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前提是在批评之前要能完全了解一本书。 在叙述者或作者的角度来看,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在读者或听者的立场,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反应。 分析阅读的第九个规则是: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同时作者强调了暂缓评论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争强好辩是毫无益处的,读者不管同意还是反对,都应该尊重事实,尊重真理。 人们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两个事实来自人类复杂的天性,经常会被感性所左右,但是人是理性的动物,这种感性可以被理性所克服。还有一种不同意来自知识的不相当,这种不相当永远可以用教导来解决。作者认为知识是可以沟通传达的,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解决。读者要能够区别真正的知识与个人的意见,要为自己不赞同作者的观点找到理论基础。进而作者提出了分析阅读的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对于一本传递知识的书来说,如果读者不能说:“我同意”,至少应该有不同意的理由,或对问题提出怀疑的论断。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做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这比不会赞赏一本书还糟,因为他对这本书根本无可奉告。 培根曾建议读者说:“阅读时不要反驳或挑毛病;也不要太相信,认为是理所当然;更不要交谈或者评论。只要斟酌与考虑。”(不惟命是从,不自行其是) 受教通常与卑躬屈膝混为一谈。一个人如果被动又顺从,可能就会被误解为他是受教的人。相反的,受教或是能学习是一种极为主动的美德。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或许他可以受训练,却不能受教。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终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分析阅读的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对于这样的批评(不了解直接批评),根本不知从何答起。你唯一能做的是有礼貌地请他们重述你的观点,再说明他们对你的非难之处。如果他们做不到或是不能用自己的话重述你的观点,你就知道他们其实并不了解你在说什么。 他们不但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示反对意见,更糟糕的是,就算他们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出个道理来。他们的讨论,就跟他们的阅读一样,都只是些文字游戏而已。 说出“我不懂”也是个很重要的判断,但这只能在你尽过最大的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 分析阅读的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更是如此。因为,纵使对方是挚友,我们对真理的虔诚却是超越友谊的。”(很难做到) 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 一个人在与别人对话时,就算有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有希望达成共识。他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他永远要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了,或是在某个问题上有盲点。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除非双发相信透过相关证据的公开,彼此可以借由理性来达成一种理解,进而解决原始的争议议题,否者争议只是毫无意义的事。(确实如此,生活中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议太多了,以后多注意。) 分析阅读的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想起了李敖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不但可以骂你是王八蛋,还能证明为什么你是王八蛋。) 如果一个作者的主旨没有理论基础,就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个人意见。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他感兴趣的顶多只是作者本人,把这本书当作是个人传记来读而已。当然,这样的读者无所谓同意或不同意,他不是在评断这本书,而是作者本身。

3.11 赞同或反对作者

只有当读者与作者就某个观点达成共识之后,即对文字上的应用没有意见,才能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他的立场。 当读者读懂了一本书,但是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此时可以与作者辩论。理想化的辩论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1. 争辩时注意你带进去的情绪,否则争论就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
  2. 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
  3. 争论时尽量避免派别之争,尽力做到不偏不倚,多一点理性之光,少一点激情之热。

上述三种条件过于理想,很难做到,作者提供了代替这三种条件的四种评论方法:

  1. 作者的知识不足;
  2. 作者的知识有错误;
  3. 作者的逻辑不合理——作者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 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接着作者系统说明了以上四种评论方法。其中的关键在于,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拿出证据;如,说作者的知识不足,读者需要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说作者的知识有错误,读者必须能说明事实,或是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说作者的逻辑不合理,读者一定要能例举精确的证据;说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读者应该能够精确地指出书中的问题点。 本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并提出分析阅读的规则是一个理想化的阅读。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并认为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观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 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之光,少一点激情之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应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如果你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你的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如果任何有关真实的作品不再是关心的焦点时,那么愿意写作、出版、阅读这样的书的人就更少了。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 要成为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ps:写读书笔记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自己之前看书一直逃避着写读书笔记,想着或许那些留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吧,还有一些东西会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这种想法或许也没有错,但很有可能只是自己为懒惰或者没有读懂找的一个借口,不管如何,今后还是尽力写读书笔记吧,期望能够收获更多一点,wish! 后记: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前前后后总共花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每天大概2个小时左右。第一次做读书笔记,说实话,并不满意,通篇很多都是相关论点的摘抄,自己总结的地方甚少。可能的一个原因在于自己还是有点贪快了,因为之前读过一遍,第二遍读得时候就难免有点不耐心,加之之前看书很少做总结,没有一点经验,因此此次做的读书笔记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不过万事开头难,自己总算还是开了个头,以后会继续勤加练习!总的来说,从这本书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明白要读懂一本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也不是那么难,其中也有规则可循;其次,读书需要主动,特别是为了增进理解力而阅读的时候;不仅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主动提出问题,并想办法找出答案。最后,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必须要结合实践方能见到效果,且行且思。 备注:第一阶段更新完成,目前主要完成了本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的阅读总结,第三篇讲述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预备等到阅读相关类型书籍的时候再说。第四篇说的主题阅读,目前认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或是目前还用不到,暂时放下,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补上。 version1:2015-01-21 version2: 2016-10-05(改为markdown版本,调整结构,并修改其中一些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