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奇特的一生

1. 章节总结:

第一章: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

作者在谈如何去写柳比歇夫以及如何“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向“向读者灌输一些有用的知识”,同时向读者揭示他发现的一个秘密:怎么生活得更好。

第二章:谈谈爱的起因及其奇异之处

柳比歇夫每到一处都备受欢迎,而且都是一些严肃的学者、年轻的博士。但是他既不是奖金的获得者,也不是学位最高评定委员会委员。学识渊博却不注意令人心折。他有原则性和胆量,但是这些大胆的创见,只有少数几处能够击节赞赏。但是作者和柳比歇夫的几次见面却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的魅力显然不在于他观点上的标新立异。他的标新立异仅仅是表面现象,从中却可以推测到一整套世界观体系。但这也不足以说明问题。或者在于“他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甚至可能领悟了他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过一种合乎道德的生活,不仅仅是问心无愧地工作,似乎他明了他所作所为的内涵意义。”

第三章:作者介绍一些情况;不用说,这些情况全值得惊叹和发人深思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个杂家。”,他广泛涉猎“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金华路、无神论”,而且据一些一流专家们的反映,“柳比歇夫的著作很有价值”

第四章:谈谈有什么样的日记

柳比歇夫不间断的记了五十多年的日记(1916年开始,1972年逝世),但是日记的内容却让作者困惑不解,因为他的日记“如出一辙,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都只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情,著名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还注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字”。他的日记仿佛就是“时间统计”,好比是账簿,他是在用他的方法统计支出的时间。作者“隐隐约约地预感到它似乎同我本人的生活有些联系;由于这种预感,我没有把那些日记撂到一边。”

第五章:谈谈时间,谈谈自己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工具来节约时间,但是,时间却越来越紧张,“不仅是实干家,人人都感到时间的匮乏”。“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尝试统计时间,最后却发现痛苦不堪,然而柳比歇夫却把这当成了习惯,那么为什么柳比歇夫要这样做?是什么迫使他这样做的?

第六章:作者想追根究底,了解事情的起源

柳比歇夫从1918年就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虽然被怀疑,但是他却一辈子也没有背离既定的目标。这种给自己规定具体的目标,比冒险更可怕;这是押宝;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

第七章:他的方法是怎么起的头

柳比歇夫给自己的一切都做了计划,并坚定不移地执行。他详细地规定自己在那些事情上用多长时间,他完成计划的精确程度让人惊叹。时间统计的意义或许在于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心和兴趣。

第八章:这一切需要多少价值,这代价值得不值得付······

作者计算了一些柳比歇夫做每日记录所花的时间大约占预算的1%-2%。但是“把自己的生活逐时逐分地事先计划好,安排得象工厂里的流水作业——这值不值得?”

第九章:作者照例要做到自圆其说,并找出一个人人满意的公式

有人劝说作者通过柳比歇夫创造一个现代科学家的理想典型。“计划性达到最大限度,不动不必要的感情,善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东西,同时当然又要高尚正派······(p59)”,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柳比歇夫给作者的印象却不让作者这么做。

第十章:本章由柳比歇夫亲自定名为《论因子总量》,兼论由此得出的结论

柳比歇夫也是一个凡人,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柳比歇夫的意志有客观情况的作用,有环境的影响,以及某种注定了的东西(命运)。柳比歇夫在一篇《论因子总量》的信中写到,他遗传了乐观因子、争论因子、流浪因子、反教条因子、捞因子、好心肠因子等等。从柳比歇夫的信札中,也可以看出其精神面貌,比如柳比歇夫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比如他探求怀疑真理的精神。

第十一章:谈谈某些学者的一种特性

作者在参观门捷列夫故居的时候发现,门捷列夫有着一种对于分类的爱好。而柳比歇夫无疑也有这种爱好。对于他们来说,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仅如此,柳比歇夫还深信,由于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无比美好的事业,因此才有他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工作能力。

第十二章:一切都得付出代价

柳比歇夫是个说真话的人,而他也因此付出了一些代价,比如,他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害虫的害处被人们大大夸大了,这个结论被防治害虫部门的领导人认为是一种侮辱,因此被扣上各种帽子,而且被取消了博士学位。理性告诉他应该改变自己的做法,但是他违背了他那备受赞扬的纯理性。后来他受到了平反。但是不管有多怪,他阐述自己观点的坦率态度竟然还屡次帮他摆脱困境。柳比歇夫的生活看起来从容不迫、顺利安适,但是也充满各种不幸。

第十三章:谈谈矛盾

从柳比歇夫的年度总结中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某个人或某个对象做汇报的意愿。作者认为,他之所以写汇报,是出自分析的必要,这是一种向时间做自我剖析的行为。然而事实上柳比歇夫却是经常进入岔道:无缘无故地做起和主要任务无关的工作。这些工作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其实,很可能从中发现这些工作的必要性。柳比歇夫的一生伴随着无休止的内心挣扎,争论和发表意见的职责与自己一生主要职责自己的挣扎。柳比歇夫是一个很有理性的人,但是却经常作出一些违背理性的事情,作者试图去找到这种问题的原因,后来发现这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因为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要看到他的矛盾。

第十四章:幸福的倒霉鬼

柳比歇夫经常称自己是倒霉鬼,同时又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倒霉的地方在于他使他的的时间统计法成为一种生活方法,就是为了完成预定的任务——然而却未能完成。因此他是一个不幸的人。然而他又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他是属于为生物学准备新观点的那种人,他播种,明知看不到发芽。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计算每一分钟的时间,尽量不浪费点滴时间,但是他在写信方面却非常大方,他把自己思索、考虑和观察所得,分赠他人,而且把这件事情做得认真、详尽,这既是分散精力,又是一种矛盾。然而作者认为,对柳比歇夫来说,应当还有比科学、比时间更为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帮助他人。

第十五章:本章最好题为“考验”

暂缺

2. 摘抄+思考

这个秘密是——怎么生活得更好。(p3,这段时间也一直思考类似的问题,”How to live elegantly”。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启发吧)

他的一生,表面上看再平凡不过,从某几点上说,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以小市民的眼光看,他是个典型的不走运的人。然而就生活的内在含义而论,这个人心灵和谐,很幸福,而且他的幸福是一种最高级的幸福。(p3)

死者是属于大家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做报告的人从柳比歇夫身上挑出他们喜欢的东西来讲,再不然就是选择他们需要的东西来做他们的论据。年复一年,他们塑造的柳比歇夫的各种形象会融合成某种中性的东西,说的确切些,融合成一种人人都能接受的折衷的东西,没有矛盾,没有难解的谜,给磨平了棱角,很难辨认出原型。(p7)

“我是个什么人?我是个狄列坦特(意为业余爱好者或半瓶子醋),杂家狄列坦特。这个词出自意大利文的‘狄列托’,意思是愉快。这里指这样一种人,他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起来便会感到愉快。”(p11)

“不管怎么说,人撇开他的言行,他的智力和灵魂超越了一切已知的无力定律,具有一种特殊的放射性······,灵魂越高尚,给人的印象越强烈。”(p12)

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p15)

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八十二岁上死得),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是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p15)

据我所知,柳比歇夫从一九一六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住院也罢,在出门考察途中的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p17,自己也经历过,才知道这有多么多么困难)

日记要求不高,只要求老实、思想和意志。文学才能有时候竟会妨碍目击者的陈述做到公允客观。未经雕琢的、最最朴实无华的记载日常生活的日记——不知道为什么,如今是那么少(p18,其实仅就今天发生的事情有时都很难回忆清楚,因此做到老实都已经不简单了,更遑论思想了)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日记,即使是最最秘不示人的,也总是下意识地,在心灵察觉不到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期待它的读者。(p23,确实如此,不过很多时候我的读者就是年老后的自己)

塞纳卡:“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p26,确实如此,但是什么是应当干的事情???是否是坚持自己,少在意他人???)

这样(向目标直线进军、终生锲而不舍)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得那么死。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戴上了笼头,错过了其他的机会,人变的干巴巴的······,然而在事实上(这个事实很值得注意),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p34)

柳比歇夫有种罕见的才能——随便哪本书的作者,凡是有独特的见解,他都善于汲取。有的书,一张纸就够;某些大部头书,需要几张纸来归纳。(p45,其一:归纳总结;其二:善于学习)

“制定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四—五页,有时更少。······,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时由于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我认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多是靠了我的方法。”(p47,我也曾做过不少计划,但是这些计划都无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至于很少有完成的,有必要改一下这个毛病了,更有必要给每一天做个计划了。)

任何一项最最繁重的工作,恐怕都不会规定这样的制度。人要给自己规定这样的制度,只能出之于自己的主动。(p51,主动,换言之,自律)

时间统计好当然是好,可是对不清,这到底有什么用呢?有做统计的时间,是否不如去干些实际而事情呢?节约出来的时间是否浪掷在这些思绪上了?······,不管怎么说,心灵并没有把这些总结简单地看成一项自愿的、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所以总在探究某种秘密的原因和动机。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的是关心自我——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心和兴趣。(p53,我一开始也在想,柳比歇夫做这个统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是否可以把这些时间用在其他地方?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个时间花费的是很有价值的,表面上看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却是大大提升了效率。)

他抓住呆板的生活作息制度,好比在水面上滑行的人紧紧抓住汽艇的线索,一松手,一失去速度,他就会沉到水底。有些时候,他是如此地烦恼苦闷,以致只能机械地记日记,机械地做昆虫标本,机械地填写标签。(p62,这一切从来不容易)

精神上捞一把的兴趣,我是全部继承过来了,我努力获取各种各样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始终乐而不倦。(p68)

叫人奇怪的,倒不是他在那样得条件下能挤出时间来研究康德,而主要是他光看书还不够;他的渴望求知的天性必定要这样那样地去消化品味,按照他的需要取吸收;他看了康德的作品,便写了一篇论文,分析康德的主要著作,批判地选择他合意的东西。他需要找到他自己的东西。(p77)

事务性的,甚至是技术性的工作,通常被人们误认为毫不相干的古怪行径和毫无价值的浪费时间,实际上却有助于创造性的工作。很多科学家认为事务性的工作并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有利于创造的一项条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p82,人们通常的看法有时并不准确,比如说,有的时候就需要死记硬背,而不是使用各种技巧。)

每个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要把混乱的东西归纳成体系,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总结其规律性。(p83)

柳比歇夫深信,由于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无比美好的事业,因此才有他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工作能力。(p88)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会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到有一种不可理解也不可解释的执着,出自良知或什么别的东西。“我坚持这么做,而且非这么做不可”(p94)

“他一生的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是拨给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就是他的使命和他一生中的主要快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节约时间,计算归他支配的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p98,我的使命和快乐是什么?)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世界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p98)

对柳比歇夫来说,预先安排好的不是命运,不是行动,不是心情,而是他的工作。至少,他的时间统计法必然导致这样的结论。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都分配和计算停当。为此,他计划、计算,并按收入和支出两条渠道分别做好分配。这样,他当然要汇报,他要汇报已经向目标前进了多少。(p99)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家,那他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界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p102)

实际上,他(牛顿)的宗教观点同他的科学观点协调一致,甚至相互作用。······,对神学的研究似乎反而给他带来了好处——这正如开普勒对占星术德尔迷信反而促使他创立了潮汐说的正确理论一样。(p106)

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要看到他的矛盾之处。(p112)

有一点他知道得非常深刻,而且曾多次向别人说起过:谁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p112)

科学同许多社会普遍真理联系着,而哲学中则一条普遍公认的真理也没有。(p117)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 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

5.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p121)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p121)

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回接口外界的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啊,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利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互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p122)

在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们、他喜爱的人儿、他的表率都不断在变换。仔细全考察这种变化,该是很有意思的事。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时间统计法帮助了他,或者是迫使他······(p135)

(注:以上页码来自这个pdf,下面来自实体书《奇特的一生》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时间统计法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它,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致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它使他轻松地、宽宏大度地去忍受人们所做的一些蠢事以及公务中的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因此他心神安宁、神经健全。(p174,自己一直比较喜欢抱怨和无聊,估计是自己太闲了。。。)

柳比歇夫却不然,他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监视自己,自己向自己汇报。(p185,仔细想想,自己所有的一切绝大部分都只与自己相关,所以有时候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立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这一生的奇特性、谜和秘密就在于柳比歇夫把一生中的特殊现象看成是自然现象。(p202)

3. 后记: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懵懵懂懂地生活,就好像在梦游一般。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每晚记日记的时候,当天发生的很多事情的一些细节都忘记了,更别提会忘了不少事情。之前想着那些值得记住的事情自然会记住,忘记的都是不值得记住的。如今看来,这或许是自己自欺欺人式的懒惰罢了。作者也在文中说道,“如今我尽量不去回顾。随遇而安吧,干了就算了······,最好不去想它。最聪明的办法是对自己的生活别去思考(p56)”,但是我现在还不想随波逐流,我还有很多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呢!虽然终究会屈服于命运,但是可不能那么容易,因为这或许就是我之为我的原因所在吧。

文中提到记录为了更好的记忆,自己却是太相信自己记忆能力了,缺乏了记录和整理,是以每日忙忙碌碌而无所得。就像作者所说“我心中没有一个准数,对自己没有一个准数。我有什么变化,我的工作精力、我的爱好和兴趣有什么变化······说起来,我原来倒是以为了解自己的,可是一接触到柳比歇夫的那些总结,我才明白我其实是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点也不了解。(p50)”。我曾经也以为自己对自己很了解,可以仔细一回忆全都是模糊无比的记忆。记录确实有帮助,就比如说自己锻炼的时候,每日把锻炼量化,我才能让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如果仅仅靠异想天开的想法去锻炼,估计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虽然知道时间统计法具有很大的魔力,可是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才会发现太难了。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半个月前,半个月前我也曾尝试过时间统计法,之后也断断续续尝试,但都没有坚持多少天。也只有在这时才会发现柳比歇夫的伟大。以后还是会坚持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