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众病之王:癌症转

首先说一说自己阅读的感受,虽然这是一本备受尊崇的科普书籍,但是自己读起来还是感觉相当枯燥。因此断断续续读了大概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虽然最后还是啃下来了,但是也导致了“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后果,支离破碎的感觉难以连成一种宏观的认识,可惜;

书中从古至今,作者给癌症勾勒出了一幅鲜明的发展画卷;以肿瘤为例,简述人类的抗癌史如下:

  • 公元前2500年埃及伊姆霍太普的诊室。伊姆霍太普给疾病用我们念不出的象形文字命名。他做出了诊断,但谦卑地说“没有治疗方法”;
  • 公元前500年,阿托莎在自己的宫廷自行开出了处方,由她的希腊奴隶执行了最原始的乳房切除术;
  • 公元前300年,希波克拉底将该肿瘤确诊为“karkinos”这个响彻古今的名字;
  • 公元168年,克劳迪亚斯•盖伦对该病的普遍诱因做出了推断:黑胆汁系统性过量,被困的忧郁症最终爆发为肿瘤;
  • 千年岁月,一闪而过;中世纪的外科医生对肿瘤虽仅略知皮毛,但他们却会用刀切除肿瘤。一些人用青蛙的血、铅板、山羊粪、圣水、螃蟹膏和腐蚀性化合物来治疗;
  • 1778年,在伦敦约翰•亨特的诊所,肿瘤得以分期——早期的、局部性的乳腺癌,或者晚期的、侵袭性的癌症。对于前者,亨特建议局部性的手术;对于后者,只能“遥表同情”;
  • 19世纪,外科手术蓬勃发展,1890年,在霍尔斯特德位于巴尔的摩的诊室里,用迄今为止最大胆和最具决定性的疗法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对乳腺癌进行治疗;
  • 20世纪初,放射肿瘤学家试图用X射线局部消除肿瘤;
  • 20世纪50年代,新一代的外科医生学习将根治性治疗和X射线局部消除结合使用;
  • 20世纪70年代,新疗法出现。肿瘤手术后伴有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 1986年,肿瘤被进一步发现是基因扩增型。除了手术、放射、辅助性化疗,开始进行进行靶向治疗;

从最初的一无所知,任其发展,到后来的根治性治疗(全部切除)、化疗、放疗、基因靶向治疗,人类与癌症的斗争史远没有结束;

为了征服癌症,不仅有科学家为止前仆后继,更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为其摇旗呐喊。书中提到,在20世纪,有几个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尤其让人佩服,他们是玛丽•拉斯克、艾伯特•拉斯克和法伯,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让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为世人所熟知,并督促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研究。书中写到,“对于拉斯克来说,母亲的病逝点燃了她埋藏几十年的愤慨与怒火。由此,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在这之后,她告诉一位记者:‘我要对抗心脏病和癌症。就像我们对抗罪恶一样。’玛丽•拉斯克要消除疾病,就像牧师通过传播福音来消除罪孽一样。如果人们不相信对抗疾病的国家战略之重要性,她会用尽一切方法,改变他们的观念。”虽然这种想法的起源是对“医学界对于药物知识的匮乏以及对于医药潜力的不察”愤慨以及亲人的死亡,但是她的这种举动无疑是十分高尚的,对于推动癌症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书中提到的每一位科学家或者社会学家,无疑都是十分值得尊敬的。虽然他们的努力不一定能对最终治疗癌症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他们都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向这个众病之王:癌症宣战。书中有一种观点是——“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所有的疾病都能被攻克。Best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