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电视剧《少帅》,看到第二次奉直大战的时候,有点想法,于是记录之;这篇文章主要评述郭松龄。
在第二次奉直大战中,郭松龄率领的部队没能够打开山海关,而姜登选、韩麟春等人却打开了九龙口。少帅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让郭松龄带着部队协助姜登选、韩麟春等人。这对心高气傲的郭来说,是在是奇耻大辱。不过刚开始他还是接受了少帅的建议。然而去了之后,因为之前一直与对方不合,几句争吵下来之后,不欢而散。此时,郭做了一件出人意表却依据其性格来说意料之中的事情——带着军队走了。
因为郭的这个行为,于是对于他的评价也陡转之下。诚然,郭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将领,有抱负,有能力,同时也十分有脾气。想去做一番大的事业,却也总是时常会意气用事,而且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其心中无量,没有容人的雅量。最后,在郭反叛的时候,身边竟然没有几个心腹,或者说是有能力的心腹,一切大事都只能靠自己决断,而且,其任命的参谋长竟然也是那么不靠谱,所以,最终他的下场也只能使一个悲剧。可悲可叹。
郭的性格之中好像有一种“只有我才能救东北”的妄念,少了他别人都不行,所以最后聚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一群庸才,真正能做事情的也只有他一人而已。殊不知,“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个人对于历史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之前看《X战警:逆转未来》,里面说到“无数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每一次选择,都是时间的河流中的一个涟漪,涟漪够多,就可以改变河的流向,因为未来从来不是定数。”,这个理论与以前另一个理论相矛盾“往历史的长河里扔一块石头,无论起了多大的涟漪,最后都会归于平静(无论怎样也无法改变历史)”,自己更倾向于后面一种理论,那些大人物做的事情就是激起的涟漪,最后都归于平静。还有一种比喻是,那些大人物不过是河流里面善于游泳的运动员,他们的游泳技巧再好,激起的波纹再多,对于河流的流向都几乎是毫无影响。之前看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传》还是《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记不清楚了),里面提到,曾国藩在第一次意气用事,辞官归家的时候,朝廷让他出来,但是他提出了各种条件,有一种“奇货可居”的心态。可是朝廷并不买账。等到后来看到别人将要摘取他胜利的果实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少了他曾国藩,别人也一样可以做成事情,他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朝廷第二次让他出来的时候,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也没有再提任何条件,直接就去上任去了。否则,后世再谈晚清四大名臣是时候恐怕就没有曾国藩什么事情了。当然在这里,也并不是要否定曾国藩或者是郭松龄的个人能力,只是借以说明,历史与个人的关系罢了。
再谈郭的事情,如果他没有那么意气用事,直接起兵反奉。是否还有另一条更为可取的路呢?比如说少帅继续合作,毕竟他对少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过以郭的性格来说,这条路也是很难走的。
自古英雄无定例,成者王侯败者寇;自己也只不过是嘲笑大鹏的蜩与学鸠或者是“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的鸱罢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聊为一记于夏日午后;